福利社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作業- - 新詩--張聲文 2010小學五年級上學期
題目:作業
作業,作業,
就像夢靨。
一頁,兩頁,
數不清吔!
國語,英語,
心情下雨。
我的心臟,
由紅轉綠。
寫完之後,
作業繼續!
哎~作業……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nanotech news
低成本微流道技術-雷射燒除厭水層製作多孔流道
WEST LAFAYETTE, Ind. - Researchers have invented a technique that uses inexpensive paper to make "microfluidic" devices for rapid medical diagnostics and chemical analysis.
http://www.purdue.edu/newsroom/research/2011/110125ZiaiePaper.html
新研發多光子光阻劑技術號稱可取代超紫外光微影
微影技術的研發已進展至極短波長的超紫外光(EUV),來自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研究團隊則提出一種多光子光阻劑(multi-photon photoresists),能讓可見光微影達到奈米等級的解析度;通常微影解析度是與曝光時間成反比。
新型發光奈米粒子 號稱亮度全世界最高
一種新發明的介孔(mesoporous)二氧化矽(silicon-dioxide,silica)奈米粒子,號稱是全世界亮度最高,比原本是全世界最亮的奈米粒子──量子點(quantum dots)--亮34倍。
http://www.eettaiwan.com/login.do?fromWhere=/ART_8800632661_480102_NT_58f5aa75.HTM
台灣完成9奈米超節能記憶體
國家實驗研究院奈米元件實驗室(NDL)已開發出全球最小9奈米功能性電阻式記憶體(R-RAM)陣列晶胞,容量比現行快閃記憶體增加20倍,耗電量降低約200倍,5到10年將量產
http://www.ndl.narl.org.tw/web/publication/nano_communcation/Newsweek_2010-No59.php
WEST LAFAYETTE, Ind. - Researchers have invented a technique that uses inexpensive paper to make "microfluidic" devices for rapid medical diagnostics and chemical analysis.
http://www.purdue.edu/newsroom/research/2011/110125ZiaiePaper.html
新研發多光子光阻劑技術號稱可取代超紫外光微影
微影技術的研發已進展至極短波長的超紫外光(EUV),來自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研究團隊則提出一種多光子光阻劑(multi-photon photoresists),能讓可見光微影達到奈米等級的解析度;通常微影解析度是與曝光時間成反比。
新型發光奈米粒子 號稱亮度全世界最高
一種新發明的介孔(mesoporous)二氧化矽(silicon-dioxide,silica)奈米粒子,號稱是全世界亮度最高,比原本是全世界最亮的奈米粒子──量子點(quantum dots)--亮34倍。
http://www.eettaiwan.com/login.do?fromWhere=/ART_8800632661_480102_NT_58f5aa75.HTM
台灣完成9奈米超節能記憶體
國家實驗研究院奈米元件實驗室(NDL)已開發出全球最小9奈米功能性電阻式記憶體(R-RAM)陣列晶胞,容量比現行快閃記憶體增加20倍,耗電量降低約200倍,5到10年將量產
http://www.ndl.narl.org.tw/web/publication/nano_communcation/Newsweek_2010-No59.php
graphene news
小巧石墨烯調變器問世 準備進軍行動裝置
位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奈米科學暨工程中心(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er),最近開發出一款號稱全球最小的石墨烯調變器(graphene modulator);這個由柏克萊教授Xiang Zhang率領的研究團隊聲稱,該研究突破將在未來實現以數秒鐘在智慧型手機下載整部電影。
http://www.ndl.narl.org.tw/web/publication/nano_communcation/Newsweek_2011-No80.php
透過賦予石墨烯磁性 科學家嘗試催生純碳MRAM
美國馬里蘭州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石墨烯(graphene)晶格中導入空缺圖樣(patterns of vacancies)可使其產生磁性;透過空缺摻雜來控制石墨烯半導體元件的磁性,研究人員希望能將此種純碳材料應用於磁感測器與 MRAM 等新領域
Optical control of graphene supports sensors
LONDON – The team of scientists has published research showing how light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graphene and is claiming the move marks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aphene devices.
石墨烯的非線性光子散射首度曝光
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及加州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發展出一種新技術,能控制石墨烯(graphene)中的光散射。他們認為這項突破不僅有助於進一步地了解「神奇材料」石墨烯的內部結構,而且還能應用於生醫感測器等奈米元件上。此技術可以用來優化奈米材料中的非彈性光子散射,以配合生醫感測器及光電元件上的應用,它也是探索石墨烯及其他材料的有力工具;熱電子發光現象也可以用來研究石墨烯內的超快電子動力學。
http://www.ndl.narl.org.tw/web/publication/nano_communcation/Newsweek_2011-No77.php
利用巴克球製作石墨烯量子點
新加坡大學的Kian Ping Loh等人最近發現巴克球(buckyball, 即碳六十C60)可以用來製作石墨烯量子點(grahene quantum dot)。在此之前,科學家只能利用帶狀石墨烯製作電晶體,不過長條狀並不能讓導電性發揮要極至,如果改成以能侷限電子的結構來製作,效果應該會更好。這種結構被看好適合應用在次世代電子元件,例如奈米線路中的單電子電晶體(single-electron transistor)。
http://www.ndl.narl.org.tw/web/publication/nano_communcation/Newsweek_2011-No75.php
碳奈米管讓相變記憶體更省電
相變材料(phase-change material)已經應用在可重複寫入式光碟片上,但由於需要使用較高功率的電源,無法使用於手機或攜帶式的裝置上。最近,美國科學家找到一種方法能縮小記憶體的體積,所需的操作功率只有市售最佳裝置的百分之一
利用濺鍍鋅膜協助剝離單層石墨烯
美國的研究人員研發出能一次移除單層石墨烯(graphene)原子的方法
石墨烯是單原子厚的平面碳材料,由於具備極高的導電率,又是最堅韌的材料之一,非常適合用來製作未來的超小電子元件。然而,要從分離出石墨烯並非易事。雖然普通膠帶能夠一次剝離數層石墨烯,但目前仍未有可靠的單層石墨烯製造方法,更遑論製作電子元件時所需的結構。
http://www.ndl.narl.org.tw/web/publication/nano_communcation/Newsweek_2011-No73.php
科學家發現用光線控制石墨烯電性的新方法
一群來自歐美多個國家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能用光線控制石墨烯(graphene)電氣特性的方法,並稱此為石墨烯元件研發歷程上的一大進展。
http://www.eettaiwan.com/login.do?fromWhere=/ART_8800631583_480102_NT_70b6b7a1.HTM
研究人員研發可快速辨識石墨烯薄片缺陷的新技術
純石墨烯(graphene)薄片製成的IC能以比矽晶片更低的溫度、更高的速度運作,但遺憾的是,無缺陷的石墨烯薄片非常難產生,甚至其缺陷也很難表徵出來。為此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研究人員宣佈發明了一種影像技術,能藉由將石墨烯薄片色彩化,來簡化其量測方法,快速地辨識出石墨烯薄片的特性。
http://www.eettaiwan.com/login.do?fromWhere=/ART_8800631146_480102_NT_3bd2350a.HTM
石墨烯奈米帶成就超高儲存密度記憶體
德國、瑞士及義大利的研究人員聯手利用帶狀石墨烯(graphene nanoribbon)製作出新型的記憶體。該元件的面積極小,因此可以達到非常高的儲存密度,遠超過現今的矽晶片技術水準,讓摩爾定律(Moore's law)得以持續存活下去
http://nano.nchc.org.tw/news_show2.php3?mode=text&offset=0&search=%A5%DB%BE%A5%B2m%A9`%A6%CC%B1a%A6%A8%B4N%B6W%B0%AA%C0x%A6s%B1K%AB%D7%B0O%BE%D0%C5%E9&begin=0
位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奈米科學暨工程中心(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er),最近開發出一款號稱全球最小的石墨烯調變器(graphene modulator);這個由柏克萊教授Xiang Zhang率領的研究團隊聲稱,該研究突破將在未來實現以數秒鐘在智慧型手機下載整部電影。
http://www.ndl.narl.org.tw/web/publication/nano_communcation/Newsweek_2011-No80.php
透過賦予石墨烯磁性 科學家嘗試催生純碳MRAM
美國馬里蘭州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石墨烯(graphene)晶格中導入空缺圖樣(patterns of vacancies)可使其產生磁性;透過空缺摻雜來控制石墨烯半導體元件的磁性,研究人員希望能將此種純碳材料應用於磁感測器與 MRAM 等新領域
Optical control of graphene supports sensors
LONDON – The team of scientists has published research showing how light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graphene and is claiming the move marks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aphene devices.
石墨烯的非線性光子散射首度曝光
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及加州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發展出一種新技術,能控制石墨烯(graphene)中的光散射。他們認為這項突破不僅有助於進一步地了解「神奇材料」石墨烯的內部結構,而且還能應用於生醫感測器等奈米元件上。此技術可以用來優化奈米材料中的非彈性光子散射,以配合生醫感測器及光電元件上的應用,它也是探索石墨烯及其他材料的有力工具;熱電子發光現象也可以用來研究石墨烯內的超快電子動力學。
http://www.ndl.narl.org.tw/web/publication/nano_communcation/Newsweek_2011-No77.php
利用巴克球製作石墨烯量子點
新加坡大學的Kian Ping Loh等人最近發現巴克球(buckyball, 即碳六十C60)可以用來製作石墨烯量子點(grahene quantum dot)。在此之前,科學家只能利用帶狀石墨烯製作電晶體,不過長條狀並不能讓導電性發揮要極至,如果改成以能侷限電子的結構來製作,效果應該會更好。這種結構被看好適合應用在次世代電子元件,例如奈米線路中的單電子電晶體(single-electron transistor)。
http://www.ndl.narl.org.tw/web/publication/nano_communcation/Newsweek_2011-No75.php
碳奈米管讓相變記憶體更省電
相變材料(phase-change material)已經應用在可重複寫入式光碟片上,但由於需要使用較高功率的電源,無法使用於手機或攜帶式的裝置上。最近,美國科學家找到一種方法能縮小記憶體的體積,所需的操作功率只有市售最佳裝置的百分之一
利用濺鍍鋅膜協助剝離單層石墨烯
美國的研究人員研發出能一次移除單層石墨烯(graphene)原子的方法
石墨烯是單原子厚的平面碳材料,由於具備極高的導電率,又是最堅韌的材料之一,非常適合用來製作未來的超小電子元件。然而,要從分離出石墨烯並非易事。雖然普通膠帶能夠一次剝離數層石墨烯,但目前仍未有可靠的單層石墨烯製造方法,更遑論製作電子元件時所需的結構。
http://www.ndl.narl.org.tw/web/publication/nano_communcation/Newsweek_2011-No73.php
科學家發現用光線控制石墨烯電性的新方法
一群來自歐美多個國家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能用光線控制石墨烯(graphene)電氣特性的方法,並稱此為石墨烯元件研發歷程上的一大進展。
http://www.eettaiwan.com/login.do?fromWhere=/ART_8800631583_480102_NT_70b6b7a1.HTM
研究人員研發可快速辨識石墨烯薄片缺陷的新技術
純石墨烯(graphene)薄片製成的IC能以比矽晶片更低的溫度、更高的速度運作,但遺憾的是,無缺陷的石墨烯薄片非常難產生,甚至其缺陷也很難表徵出來。為此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研究人員宣佈發明了一種影像技術,能藉由將石墨烯薄片色彩化,來簡化其量測方法,快速地辨識出石墨烯薄片的特性。
http://www.eettaiwan.com/login.do?fromWhere=/ART_8800631146_480102_NT_3bd2350a.HTM
石墨烯奈米帶成就超高儲存密度記憶體
德國、瑞士及義大利的研究人員聯手利用帶狀石墨烯(graphene nanoribbon)製作出新型的記憶體。該元件的面積極小,因此可以達到非常高的儲存密度,遠超過現今的矽晶片技術水準,讓摩爾定律(Moore's law)得以持續存活下去
http://nano.nchc.org.tw/news_show2.php3?mode=text&offset=0&search=%A5%DB%BE%A5%B2m%A9`%A6%CC%B1a%A6%A8%B4N%B6W%B0%AA%C0x%A6s%B1K%AB%D7%B0O%BE%D0%C5%E9&begin=0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半導體世界」開幕
台積電在民國八十六年即捐款贊助科博館成立「積體電路的世界」展館,推廣科學教育,繼九十二年進行首次展館更新後,去年再度更新,展館面積從七十一坪擴大到一百六十多坪,還增加互動式擴增實境學習機台、LED照明與太陽能等綠能主題;展館更新後改名為「半導體的世界」。
台積電在民國八十六年即捐款贊助科博館成立「積體電路的世界」展館,推廣科學教育,繼九十二年進行首次展館更新後,去年再度更新,展館面積從七十一坪擴大到一百六十多坪,還增加互動式擴增實境學習機台、LED照明與太陽能等綠能主題;展館更新後改名為「半導體的世界」。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醫療護理-耳朶的蟲蟲危機
~昨晚發覺有蟲跑進耳朵時,趕快翻書查資料。 立刻按照書中所說的,右耳朝上,將沙拉油倒滿整個右耳,維持了 5-6 分鐘後,再將右耳朝下,讓耳朵裡面的沙拉油流出來,然後今天就來請醫師將此蟑螂取出。
http://tw.myblog.yahoo.com/system-system/article?mid=3967&sc=1
http://tw.myblog.yahoo.com/system-system/article?mid=3967&sc=1
訂閱:
文章 (Atom)